当年狠心“开除”毛泽东的校长,晚年写信求助,结局让所有人意外
1966年寒冬,湖南邵阳一处老宅内,82岁的张干躺在病榻上,窗外传来阵阵喧哗。
1966年寒冬,湖南邵阳一处老宅内,82岁的张干躺在病榻上,窗外传来阵阵喧哗。
1950年10月5日傍晚,北京西郊丰泽园灯火通明。毛泽东在一张圆桌旁等候旧日师友,炊烟里飘着湖南腊肉的味道。谢觉哉、王季范、周世钊先到了,谈笑间提到在长沙仍执教鞭、日子清苦的张干。毛泽东放下茶杯,只说了一句话:“得想办法帮他。”一句随口,却让故事的线索从此展开
1951年初秋,京广线上一列慢车晃悠悠驶进丰台。车厢里,一位67岁的老人攥着车票立在窗边,神情既兴奋又局促。老人名叫张干——三十多年前,他是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校长,也是把年轻毛泽东记过、差一点开除的那位“张校长”。如今,他应学生毛泽东之邀进京小住,这趟旅程成了
1949年12月,北京刚下过第一场雪。丰泽园的灯光透过树影,在白地上拉出长长的光带。毛主席拿着一封从长沙寄来的书信,眉头紧锁。
1963年初冬,北京天空阴沉,毛泽东在游泳池边踱步时忽然对身旁工作人员说:“湖南那位张校长身体还行吗?”一句轻描淡写的关切,让工作人员立即去查资料。十多年前的往事,再次抖落尘埃,这段复杂的师生关系,也由此呈现在众人面前。
“1950年3月,中南海的餐桌上真会出现张干的名字吗?”王首道轻声问。时间定格在这一句对话的当晚,毛泽东放下公文,抬头笑了笑:“是该请老校长来坐坐。”短短一句,把众人思绪拉回三十五年前的湖湘师范风波,也开启了两个性格截然不同却又彼此成就的灵魂的再度交汇。